李文军:循序渐进推进石化行业智能制造 切忌一窝蜂大干快上
责任编辑:小晗同学     时间:2023-03-15     来源:转载于:中国工业新闻
责任编辑:小晗同学
时间:2023-03-15 来源:转载于:中国工业新闻
分类: 名家观点
浏览量: 830

  3月7日,2023中国(广饶)数字经济峰会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在东营市广饶县顺利召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主任助理、研究员李文军以《石化化工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思考》为题作了专题报告。


22.jpg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与装备部主任助理、研究员李文军 

  当前,数量众多的石化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仍显不足,石化化工企业对数字化工厂建设普遍存在“认识”误区。一些观点认为“数字化工厂”投入产出比差,是锦上添花的技术,不愿在智能化方面投资。很多企业还停留于传统的生产模式,没能深刻认识到石化化工生产智能化变革对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大意义。一些观点则认为建设“数字化工厂”属于企业信息部门的事,与其他业务部分无关。更有一部分不考虑企业实际,一窝蜂式的发展智能制造。对此,李文军表示,“石化化工行业整体制造水平还处于工业2.0走向工业3.0的阶段,应强化石化化工制造基础、循序渐进式的推进智能制造,不切实际的一味追求大干快上,将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李文军坦言,石化化工智能制造基础薄弱。工业强基是实现石化化工智能制造的关键,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化化工领域尚存在智能化基础薄弱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石化化工高端装备与自动化仪表发展水平较为薄弱。石化化工高端装备、智能测量分析仪表、智能执行机构等大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二次开发,产品部分技术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尚存在较大差距。第二,过程控制层智能化控制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精准的自动控制,是石化化工平稳、高效、安全生产的前提。目前国内石化化工企业大都采用人工经验调整控制器参数,未能充分发挥PCS系统计算优势,直接影响单元物料平衡和装置优化的应用效果。第三,装置及操作优化技术的长效应用和维护机制尚需探索。装置级优化技术可有效改善收率、能耗等经济指标,但在优化技术的长周期投用和维护方面与国外同行尚有明显差距。第四,企业生产管控一体化系统亟待集成,大多数石化化工企业的生产计划、调度、排产、操作监控、设备管理等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尚未实现。

  李文军分析,工业软件产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应补短强基。在新时期制造强国战略背景下,工业软件成为优化制造与管理流程、变革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先进工业技术转化暨溢出的直接动力。

  针对存在“掐脖子”风险的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应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打破国外产品垄断和技术风多;重点面向CAD、CAE等软件类别,针对三维几何引擎、求解器等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攻关。相关研究资源投入大、应用壁垒高,而产业收益低、技术差距明显,使得行业用户的投入信心不足,难以通过市场机制解决。

  李文军建议,应组织攻关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大力推进大型企业ERP国产化技术攻关,开展基于工业电子商务的集成创新技术应用研究。实现企业内部生产运营各环节和外部上下游企业的高效协同;开展储运业务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实现仓储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信任追溯的数字化物流体系。应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对石化工业进行改造和提升。要发展设备自愈调控技术、信息物理系统(CPS)应用、行业大数据技术应用等。

来源:转载于:中国工业新闻


点赞人: ft 

Copyright © 2021 .长沙麦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015126号-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