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团队研发“一键式”仿真系统助力智慧交通建设
责任编辑:小洋     时间:2022-12-22     来源:转载于: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小洋
时间:2022-12-22 来源:转载于:中国新闻网
分类: 自主CAE
浏览量: 513

29381f30e924b8994ca7eede3d545f9e0b7bf61f.png
王炜教授团队将交通分配响应时间从传统单模式网络的数十分钟降低到多模式网络的一分钟以内。 东南大学供图

  中新网南京11月14日电 (徐珊珊)“交通仿真也可以变得像手机拍照那么简单”。东南大学王炜教授团队为解决中国综合交通系统跨部门、跨行业协作的有效性问题,在互联网+、大数据“加持”下,创建了完全自主的综合交通系统虚拟仿真技术体系,助力智慧交通发展、交通强国建设。

  这是面向非交通工程专业人员的交通仿真“一键式”流程技术体系。“只有通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协作,才能实现中国综合交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王炜说,仿真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实现综合交通系统各运输方式之间的跨部门、跨行业协作,满足最优化布局、一体化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d52a2834349b033bee12cdde4f9c74d8d439bdfd.png

重庆主城区“16桥4隧道”错峰通行方案实施后,带来的社会效益显著。 东南大学供图

  日前,王炜教授团队独立自主研发的《多网融合与多任务协同的综合交通虚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成果荣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多网融合的目的是什么?王炜提出,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要求以铁路网为骨干、公路网为主体、交通枢纽为核心、多种运输方式协同配合。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的前提是各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系统协同,但只有公路能做到“门到门”运输,依托公路网才能实现多式联运、联程出行,实现优势互补。

  “通过各运输方式的优势互补,基于‘公路/道路运输+其他运输方式’的交通方式组合,可以实现综合交通系统各方式的‘门到门’出行/运输,各交通运输方式之间通过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交通方式之间的转换,为组织客货运输的多式联运、联程出行提供基础,实现交通结构优化。”王炜说。

241f95cad1c8a78612c835f1345b8b3672cf50c8.png
日前,该成果荣获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东南大学供图

  据悉,《多网融合与多任务协同的综合交通虚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项目目前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广西、河北等区域,以及重庆、南京、宁波等城市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成果应用区域和城市交通分析的精准性与科学性,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交通领域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以项目在重庆市的应用为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在重庆集中应用,落地了多项交通管理创新方案。其中,主城区“16桥4隧道”错峰通行方案实施后,重庆市中心城区干路网平均机动车车速提升6.8%,地面公交车速提升5.2%,机动车出行时耗缩短7.5%,车辆尾气污染排放量减少3%,项目技术成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显著。

来源:转载于:中国新闻网


点赞人: 小洋 

Copyright © 2021 .长沙麦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015126号-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