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2022中国工业软件大会在渝中举行。4位两院院士发表主旨演讲,5位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优秀企业代表发表主题演讲,围绕工业软件的人才培育、应用牵引、技术突破等多维度研讨和交流,共话新机遇,共谋新合作,共促新发展,为助力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作《关于工业软件的两点看法》主旨演讲,他从“硬问题”和“暗知识”两个方面阐释自己的观点。
李培根指出,制造中的“硬问题”主要涉及物理问题、动态过程控制、多领域物理、多尺度、优化的硬结构等方面。
提及“暗知识”,李培根表示,知识则是数据在时空中的关系。如果把时间和空间看作数据的一部分属性,那么所有的知识就都是数据之间的关系。对高维的时空人类只能“降维”想象,用三维空间类比。对于数据间的关系,人类凭感觉只能把握一阶的或线性的关系,对于二阶以上的非线性关系就很难把握。这些数据间的关系就掉入了人类感官和数学理解能力之外的“暗知识”大海。他强调,“暗知识”能够驱动创新,因此发展工业软件要大力挖掘“暗知识”。
“超越人对制造工艺物理过程的认识和超越人对装备运行物理过程的认识,这两点是定义制造的要点。”演讲最后,李培根希望工业软件企业深入到制造的“硬问题”,研发出更多具有定义制造功能的工业软件,为制造业赋能赋值赋智。
在题为《自主工业软件助力数字未来》的主旨演讲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指出,工业软件的本质是将工业知识软件化,将企业在产品的规划、研发等全流程中的经验沉淀融合在软件系统中,用以提升企业全流程的工作效率。
陈十一强调,工业仿真软件是中国先进制造业数字化设计转型的关键因素,工业仿真分析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制造业,在城市管理、生态治理等各个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陈十一还详细讲解了工业仿真在航空航天、航海、新能源、汽车交通等领域数字化设计总的具体应用。
“当前,自主工业仿真软件正处于发展的最佳时期。”陈十一建议,探索发展自主工业仿真软件,要整合国内顶级科研资源,培养工业仿真软件人才,建立自主工业仿真软件国家队;以通用核心软件为基础,以行业共性需求为牵引,打造全面、专业、便捷、精准、高效的标杆软件和数字孪生应用;聚焦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区域产业化基地、创建与地区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业务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背景”“工业互联网实践思路”“工业互联网典型案例”“大飞机应用场景”等五个方面内容,作《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发展》主旨演讲。
杨华勇指出,随着数据与业务融合的深入,数据价值不断跃升,数据业务成为核心业务,数据能力开始向外输出,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和利润增长点。他强调,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要经历业务数据化、数据成为核心资产、数据业务成为核心业务三个阶段。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制造企业依然停留在第一阶段,即业务数据化,低效的资源调度已成为制造能力提升的新瓶颈。
如何解决?杨华勇表示,要加快打造数据中枢系统,配合信息系统挖掘数据价值。他还结合多家企业的智能应用案例,为与会嘉宾进行分享。
最后,杨华勇谈到了工业软件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加强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加强国产工业软件底座系统研发与投入;探索服务中小企业创新的新型研发机构;完善工业软件产业人才供给体系,培养跨学科人才;深化数据、通信科学与工业机理、场景的融合。
“企业智能制造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中国工程院院士马玉山带来主旨演讲《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策略》,他指出,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企业的业务痛点问题,能够全面提高和变革企业关键竞争力。
眼下,制约企业竞争力的痛点主要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设计周期长、劳动力成本过高、资金周转率低、存货占用大、产品质量合格率低下、设备利用率低等。“智能制造是改变这些痛点的有效途径。”马玉山说。
马玉山表示,质量更好、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益更好,这些是企业实施智能制造的终极目标,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他强调,实施智能制造,技术是基础,管理是保障,装备是手段,制造是主体,物料是对象,同时要做好自动化、信息化、精益化、网络化、柔性化、可视化、智能化。
智能制造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马玉山说,智能制造能全面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效率、提升企业效益,把制造做到极致,使制造环节从不赚钱到创造更多价值,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 敖立
敖立在主题演讲《新形势下的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之路》中提到,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变革,业务转型是关键,核心是价值链创新,而工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方法论。
敖立说,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能力实现逐步提升,具体表现为:应用生态意识逐渐增强,PaaS层关键能力在突破,智能化边缘在快速发展等。
针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的下一步发展,他建议,要深耕细作、推广普及、锻长补短,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具体来看,重点发展融合应用、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打造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强化数字安全+供应链安全等。
国家制造业双创联盟专家、研究员 宁振波
宁振波围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是工业大脑”“发展工业软件十大要点”三个方面,作《发力工业软件 破局智能制造》主题演讲。
“工业软件是工业品,不是IT产品。”宁振波表示,工业技术软件化就是把工业的知识技能放在了第一位。
在宁振波看来,“开源软件是有版权的”“工业APP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工业知识原创是核心”“工业软件难点是复杂产品”“统筹计划(低层次重复)与市场”“工业软件上云是必然趋势”“工业软件奉行长期主义”“知识产权保护是生命线”“统筹自主与进口关系”“资本和投资忌运动式”是发展工业软件的“十大要点”。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王建民
在王建民作的《关于国产工业软件发展路径的思考》主题演讲中,他首先解释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工业软件是现代制造系统的核心装备、高端智能产品的关键部件、我国制造业安全发展的根本保障。
王建民介绍,工业软件可分为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经营管理、运维服务、嵌入式软件、工业物联网等类别。他指出,发展工业软件需要依靠但不仅限于行业应用层——工业龙头企业、通用工具层——工业软件企业、基础核心层——高效研究机构。
“推动工业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强协同、补短板、锻长板是关键。”王建民表示,工业企业、工软企业、高校院所要形成发展合力,各取所需、各取所长,携手做大做强工业软件产业。
广州汽车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首席技术总监 唐湘民
唐湘民围绕“汽车产业与工业软件”“工业软件发展:从辅助到支配”“汽车产业中工业技术软件化”“工业软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四个方面,作《汽车产业工业软件洞察:从辅助到支配》主题演讲。
他介绍,汽车产业工业软件无处不在,国内多家汽车企业已实现业务运营管理系统及数字化工具等对价值链各环节全覆盖。
唐湘民表示,工业软件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具体表现为: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工业软件通过数据在生命周期各环节产生价值;工业企业对软件的开发能力、应用水平、集成能力和应用成效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艾普工华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刚
黄刚在其主题演讲《以工业软件创新促进制造产业链协同》中提到,中小微企业在工业软件上的平均投入仅约为大型企业的4%,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产业链的整体智能制造升级与高质量均衡发展。为此,推动产业链智能制造协同势在必行。
黄刚表示,产业链智能制造协同要走好以下三步:链主智能制造建设;链主企业内部制造协同,全局指挥;产业链末端企业上链,缩短信息距离。
谈及产业链智能制造协同,黄刚也提出了自己的期许:产业链链主企业要发挥引领作用,不仅是示范,还需要对上游供应商提供支持;政府要在整个产业链的智能制造均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智能制造产品与服务商要提供更多有助于提升产业链协同的工业软件产品与解决方案,形成面向产业链的服务生态。
Copyright © 2021 .长沙麦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015126号-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