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软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路口。今年5月,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首次强调了发展工业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紧急紧迫性,并做出了“全力攻坚”的指示。这一信号,迅速引起了许多人对工业软件这个“高”“冷”行业的关注和热情。
大约是被“国产工业软件落后国外30年”的现实压抑了太久,人们太渴望看到中国工业软件迎来振兴的可能。一些人甚至开始自信,“只要中国人想做的,就没有做不起来的”,仿佛中国工业软件振兴已在眼前。
▲图/新华社发
“外界这样激进的思想,令我们心惊肉跳。工业软件行业需要的,是冷静和耐心。”北京一位工业软件企业人士说。
中国工业软件人到底是怎么看待行业发展现状的?他们当下有哪些未解的困境?他们对未来发展有多大信心?中国工业软件需要怎样的成长环境?带着诸多疑问,《财经国家周刊》、瞭望智库联合走向智能研究院、中国工业技术软件化产业联盟,组建调研组,再次启动了中国工业软件振兴调研。
结合此前多轮调研,我们发现,这个行业的人,有“不让我见星光,那我就去见太阳”的热血激情,更有“关关难过关关过,再坚持坚持”的困惑与无奈。
这让我们不得不谨慎判断,中国工业软件在迈向振兴的道路上,需要更多听听企业的真实声音,多了解这个行业的真实痛点。
“国外工业软件其实没那么吓人”
近些年来,对于国外工业软件巨头,中国工业及工业软件行业的心态,悄悄发生着改变。
某工业软件企业高管以自身经历,告诉调研组这样两组有意思的对比:
10年前,他们服务民营企业客户时,客户对工业软件认知较低,只能一头雾水听他们讲某个软件产品能实现什么功能或效果;现如今,向客户推销产品时,客户会开始问:“你能帮我解决什么问题,西门子昨天跟我们谈过了,你也跟我讲讲,你们(的产品)能干什么?”
10年前,他们接触到的民营企业基本只认德国、日本的技术,甚至会鼓动他们“去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学点东西回来”;现如今,有实力的民营企业,不仅会根据自己业务需求与工业软件企业共同讨论研究新技术新应用,还会讨论某个外资企业“技术不错,我们干脆并(购)了它”。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雷毅对此也感受颇深,他告诉我们,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工业企业已经被市场慢慢教育、培养起来了,客户们对于数字转型给自己所在行业可能带来的变化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和目标。
“他们开始不盲目崇拜国外工业软件巨头,不要求必须是高档/名牌软件,这让我们这些搞国产工业软件的很有干劲。”雷毅说。
上述种种,背后其实是一个值得高兴的变化:从仰视到尝试平视,中国工业正在回归理性和大局视角,在此过程中,中国工业软件行业的自信和自知,也正在快速建立。并且,这两者有望加速进入互促互进的循环中。
反映到企业层面,越来越多的中国工业企业愿意在采购软件时考虑国产软件,而越来越多的中国工业软件企业,在与国外同行甚至巨头公司的竞争上,充满了兴趣与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