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欧美公司垄断的工业软件,中国还有机会吗?
责任编辑:哆啦俊俊2     时间:2021-06-28     来源:转载于:转载于CSDN
责任编辑:哆啦俊俊2
时间:2021-06-28 来源:转载于:转载于CSDN
分类: 产业前沿
浏览量: 499

两周前,参加“工业互联网生态研讨会”,举办方邀请我对开源软件做了一个分享,让工业互联网圈子的人更多的了解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为什么要开源,开源怎么赚钱,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开源,开源的壁垒在哪里。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我对工业软件又做了更多的思考,现将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在工业领域,几乎见不到中国软件的影子

 

众所周知,中国基础软件几乎是一片空白,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数据库,虽然已经有数百家国产替代,但市场仍然是被Windows, Linux, MySQL, Oracle等垄断。那么在工业领域呢?应该更为惨烈,PTC、达索、西门子等核心设计仿真软件垄断了国内90%的市场,DCS、PLC、SCADA等工控软件垄断了国内70%的市场,高端占95%以上。

 

我们再看一下风头正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中国的各个巨头也推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包括海尔、三一、用友、华为等,值得骄傲。但把这些平台掰开一看,就发现重要部件几乎全部是欧美软件,我们开发的只是应用部分。就拿我自己熟悉的工业大数据处理而言,几乎无一例外,用的都是Hadoop生态的软件拼凑而成,无论是消息队列、缓存、还是持久化存储、流式计算等,采用的都是Kafka, Redis, HBASE, MongoDB, Cassandra, Spark, Storm等欧美开源软件,里面见不到任何中国软件的影子。

 

中国是制造大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行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一步。如果这些软件对中国断供,中国的这些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全部瘫痪,这对中国经济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这些工业软件的核心模块并不难,原理算法都很清楚,但由于欧美厂商已经持续研发了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各种接口、各种场景都能处理,积累了很高的生态门槛,一个新的软件很难一下将其替代。比如实时监控领域OSISoft的PI,架构相当陈旧,而且其水平扩展能力、分析能力都相当有限,涛思数据研发的TDengine在时序数据的处理上都已远超越了它,但还是无法一下将其替代,因为PI的生态已经很好,能处理数百种工业协议,与很多工业应用软件已经集成。

 

开源可成为颠覆传统工业软件的重要武器

 

要颠覆现有的技术,有两种方式,一是依靠颠覆式的技术,二是依靠创新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成就了大家都熟悉的Linux, Android, MySQL等软件,而这几个软件的模式创新就在于采取了开源的策略。以Linux为例,Linus Torvards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时,在intel 386上跑起UNIX系统,当时的Sun Solaris, IBM Aix, HP-UX都没有把它当竞争对手,认为只是玩具而已。但由于开源免费,吸引了很多开发者的喜爱和关注,而且让很多开发者加入进来,开发各种模块和驱动,Linux开始慢慢流行起来,逐渐进入主流市场。到现在,Linux在服务器领域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回看工业软件,目前还没有一款具有市场垄断地位的开源软件。我所熟悉的实时数据库领域,排名第一的OSISoft PI没有开源,GE的iHistorian、Honeywell的PHD也没有开源。国产的庚顿、麦杰、朗坤等等都没有开源。那么,开源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引入工业领域,一定会有颠覆式的效果。以TDengine为例,从2019年7月宣布核心代码开源,2020年8月又宣布集群开源,GitHub上star已经超过13K,每天新上线的系统数超过100,这是传统的实时数据库软件远远无法匹敌的。TDengine目前还无法对PI、iHistorian、 PHD这类软件构成威胁,但按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TDengine取代它们是5年内会发生的大概率事件。

 

 

 

TDengine 在 GitHub 的页面

 

中国在工业软件上是相当落后的,开源可以成为颠覆传统工业软件的重要武器。虽然产品推出时,会有各种不足,还无法完全代替他们。但因为开源免费,一定能吸引很多用户来尝试它,而且也能吸引贡献者参与进来。以TDengine为例,开源之后,已经有40多位贡献者,贡献了国产操作系统中标麒麟、银河麒麟、凝思、统信UOS等的适配;验证了国产CPU龙芯、鲲鹏、申威、飞腾、海光等的适配;还贡献了C#连接器。这些在闭源软件上是不可能发生的。开源,不仅节约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更重要的是,它建立起了开发者社区,让更多开发者具有参与感、成就感和信任感,给产品做出更好的传播。由于开源免费,用户对产品的瑕疵也是能容忍的,而且会通过社区积极的反馈,加速产品的迭代,帮助产品团队更好的打磨产品。以TDengine为例,开源的一年时间,反馈的问题已经超过3500个,这是任何一家闭源软件公司难以做到的。反馈的问题数目越多,用户社区就越活跃,产品质量也更可靠。几大流行的开源软件的问题数都已超过一万。

 

做开源软件在中国的条件已经成熟,有两大原因。1:由于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已经有近2000万开发者,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由农民工红利演变为工程师红利。这支庞大的开发者队伍呼唤新的开发工具、新的技术,可以说,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有了用户基础。2:中国是制造大国,有各种工业应用场景,而且数据量惊人,是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最好的试验场。而由于中美意识形态的对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国产软件。20年前,这两个条件是不存在的,但现在条件已经很成熟,可以说当下是中国开源工业软件的春天。

 

春天来了,中国工业软件能成功吗?

 

春天已到,在中国做开源的工业软件能否成功呢?它不取决于程序员的情怀,不取决于中国是否有足够爱钻研底层技术的软件人才,但取决于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市场。

 

中国国内市场看起来足够大,光内循环都是足以支撑一些基础软件公司的。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国内工业软件的采购方主要是大型国企、政府、军工等单位,只有它们才具有支付能力。而这些公司的采购,由于体制的原因,往往不是由产品或技术决定的。而且项目招标的条件严格,对中小企业极为不利,因为他们很难满足各种资质的要求。最后中标的,往往是体制内的企业。同时,各地政府都有地方保护,会力推一些当地企业,导致整个市场被分割,而不是一个整体。

 

如果政府不去掉各种保护和门槛,让新创的中小企业能充分参与内循环市场的竞争,那么可以说中国这个市场并不大,难以让新创的基础性软件公司生存并做强。因此中国开源的工业软件要获成功,也需要政府从政策、法规等方面给新创的非体制内企业大力支持。

 

成功的开源软件一般都是用户量巨大的基础软件,比如数据库、操作系统等等。因为软件开源,绝大部分用户都不会付费,付费的比例只有5%不到,因此用户基数需要大,这个角度看,开源的基础软件有点类似于互联网2C的服务。中国软件市场大,但仍然只占全球市场的10%不到。

 

因此即使国内有充分竞争的市场,如果只针对国内市场做开源软件,由于规模不够,仍然难以做出一家独角兽企业,永远只会是小小的软件开发作坊。所以,中国开源的工业软件如果要成功,产品团队需要有国际视野。从产品设计的那一天起,就需要考虑并拥抱全球市场,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市场,需要敢于与世界一流的工业软件公司在产品上一较高下,而不是仅仅去占领自主可控、国产化带来的国内市场。不仅在产品的设计、开发上要考虑国际化,而且在全球开发者社区的推广上,也需要拥抱全球流行的方式,而不是构建“中国特色”的方式。也就是说,做开源软件的团队本身,思路和胸怀就必须是开源的,全球化的。

 

只有真正拥抱开源、相信全球协同的力量,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加入进来,中国才可能诞生伟大的工业软件公司。

 

开源不仅能解决中国工业软件的卡脖子问题,更是中国软件走向全球的捷径。在中美意识形态对抗的今天,任何来自中国的IT产品都会被打上不安全的标签。那么开源就是打破不被信任的最好方式。举个例子,ClickHouse是俄罗斯团队开发的一数据产品,分析能力超强。在中国、美国以及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忠实用户,大家不会由于它是来自俄罗斯的开源产品,而不用它。TDengine从今年8月开源集群功能至今两个月时间,没有在任何英文媒体或自媒体做过推广和宣传,但现在来自美国的用户数已经接近1000,数量仅次于北京的用户数,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开源,你不用担心地域的限制,意识形态、文化的差异,你唯一要担心的是你产品不足够好,技不如人,没有持续长久的投入。

 

拥抱开源,相信协同的力量,相信开发者社区的力量,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工业软件领域,一定能诞生出源自中国而又行销全球的产品。

 

来源:转载于:转载于CSDN


点赞人: 哆啦俊俊2 

Copyright © 2021 .长沙麦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015126号-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