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
王王木木
时间:2022-11-07
来源:转载于:胡亚成谈股论金
责任编辑:
王王木木
时间:2022-11-07
来源:转载于:胡亚成谈股论金
中国目前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包括了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但我们不能骄傲,因为我们也有两个短板!

中国工业体系短板一:相比德国和日本,中国缺少很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小企业。
如果按照大中小类划分,我国的制造业和工业体系也许涵盖了所有525个工业门类,但如果再往下分级的更细致,我们就会发现我国的制造业企业更喜欢的是扎堆在一个红海市场,大家争先恐后地扩大规模,大打价格战,薄利多销,尤其是面对国外订单时,经常恶意竞争压价,拼得你死我活。但是对于市场规模较小、项目技术风险相对较高的“小而精”的细分领域市场,中国制造业企业却往往很少主动涉足。因此我们看到像德国和日本这样的国家,却拥有大量的高利润低竞争,活得滋润潇洒的隐形冠军企业和技术特色明显的中小企业。

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团队通过二十多年的调研和资料整理,收集了全球2734家“隐形冠军”企业的经营数据,最后发现:
1、德国排名第一,拥有1307家“隐形冠军”中小企业,占了接近一半。
2、美国排名第二,拥有366家。
3、日本排名第三,拥有220家。
4、奥地利排名第四,拥有116家。
5、瑞士排名第五,拥有110家。
而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中国却只有92家,排名仅仅列第六。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这些微不足道的中小公司大多是具有全球某一细分领域市场统治者的地位。比如专门做机械工业细分领域卷烟机械市场的德国虹霓公司是世界唯一能够提供全套卷烟生产系统的企业,在高速卷烟机械市场上拥有90%的份额。在欧洲做滤水器的布里塔公司占据了全球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85%。

究其原因,一方面因为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工业体系进程要比中国早很多年,技术上存在壁垒,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很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往往规模还不足百人,项目技术风险大,经营业务规模因为市场容量受限也很难做成大象级企业,未来想象空间有限。这类工业企业在我国是很难存活下来的,因为抗风险能力差,传统金融机构比如银行不乐意贷款,天使投资人也不爱投,更没法上市。

中国工业体系短板二:在行业高端领域容易被卡脖子
工业门类不仅仅只看横向发展的细分领域,也要看单一行业内部的纵向领域产业链的低端、中端、高端部分。中国工业目前强在劳动密集,以成本取胜的中低端部分,但是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相比欧美日本这些传统制造业国家,依然很弱,在很多行业不得不依赖从发达国家的进口。而这些高技术壁垒的领域,往往成为西方卡中国脖子的主要方向。

比如我国机床领域的激光切割技术和设备企业虽然能覆盖几乎所有工业大类,但是却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几个大众化的中低端市场领域里,在高端机床领域的大功率、特殊光源等的激光切割设备,我们就容易被西方卡脖子。
再比如我们现在正在被卡脖子的半导体芯片领域,14nm以上其实我们的企业已经完全能做到国有化,也能满足国家绝大部分军用和民用工业领域,但是在“小而精”的14nm以下芯片,包括高端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就被西方卡脖子。

当然,现在中国也正通过产业升级和高端智能制造在不断突破,比如早年修建铁路隧道的盾构机、港珠澳大桥采用的海底沉管技术以及复兴号高铁等等。这几年,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突飞猛进弯道超车,也是中国高端制造业不断崛起的标志之一,现在全球排名前二十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有12家就是中国的。无论是动力电池领域的宁德时代,还是整车制造领域的比亚迪,都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导企业。

总而言之,虽然中国目前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是我们不能骄傲,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两个短板!面对欧美日本等已经走了一百多年的工业化进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追赶。未来中国的工业体系一定会改变大而不强的现状,成为又大又强的真正制造业大国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