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国产操作系统的黄金时代
责任编辑:一颗赛艇     时间:2022-08-31     来源:转载于:https://36kr.com/p/1894989610652163
责任编辑:一颗赛艇
时间:2022-08-31  来源:转载于:https://36kr.com/p/1894989610652163
分类: 观点评述
浏览量: 468

国产操作系统上行,变化正在发生

image.png

近年来,业内对国产操作系统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政策层面对国产操作系统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是国产操作系统近年来低调发力破局,也在逐步发展起来。 

笔者预测,未来5~10年,可能是国产操作系统的黄金时代,抓住机会的厂商可能将会吃到下一个10年的操作系统红利。

国产操作系统补短板,发力生态的意图明显

日前亿欧智库针对国产操作系统通用市场发布了《2022年中国操作系统发展研究报告》:根据报告显示,我国操作系统整体国产化率不足5%。但就行业而言,金融行业和电信行业的国产化率正处于逐步提升之中。 

根据亿欧智库测算,国产操作系统通用市场增速将超过20%。国产操作系统通用新增市场在2024年将达到34.1亿元的规模。 

从今天来看,国产操作系统的动向频频,整体表现为开始补齐自身短板,并发力生态建设。

据国内消息,不久前,国内操作系统厂商中科方德正在瞄准工业软件与系统用户体验的痛点,发布“融合生态新平台”,该平台由中科方德桌面操作系统与方德鸳鸯火锅平台系列产品组成,全面支持桌面设备领域Linux、Windows、安卓三大主流体系的应用生态。该平台重点瞄准了工业软件领域的短板突破。 

image.png

从过去来看,国产操作系统能够运行国内的主流软件,但在工业软件层面是短板,不少工业设计软件只能在国外厂商主导的操作系统上运行。 

毕竟,工业设计软件非常吃性能,它需要更加庞大、密集的计算以及从内存、渲染等系统到硬件资源的支持。 

微软过去的壮大过程,是长期与软硬件开发者长期磨合、合作推进生态的结果。包括它在专业级应用软件及游戏方面推出了不同层次的产品来与Adobe、SAP、Oracle、SAS竞争, 如Dynamic、SQL Server、Skype等,强化了专业软件市场的话语权之后,其操作系统也覆盖了更多专业级、垂直化的行业领域。

目前中科方德发力工业软件的运行痛点,并基于内核调度、文件系统以及火锅平台底层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度适配优化。 

当然,总体而言,它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解决好大规模工业软件的适配与运行问题,但总体上我们也看到国产厂商已经愿意在这些难点尝试、突破,这依然是一个向好的信号。 

毕竟,对于国产操作系统玩家而言,如何在性能要求较高的垂直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工业化软件层面做更多的探索,是打破发展瓶颈非常关键的一环。

此外,以统信软件为代表的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和以华为云、阿里云等为代表的云计算厂商,已经在国内成立开源社区,尤其是统信已经在今年5月宣布了打造首个中国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深度根社区,并发布了三年规划。 

image.png

今年6月底,麒麟软件也发布了桌面级操作系统根社区——openKylin,根据openKylin官网公布的消息,龙芯中科正式宣布加入openKylin,这意味着国产芯片平台与国产操作系统开始联手推动自主生态发展。而openKylin日前更是定下了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做到每一行代码都自主创新。

image.png

根社区的出现 ,也意味着国产操作系统试图从底层的技术架构到上层的应用生态都实现自主,在自主掌控的意识与行动层面又前进了一步。

事实上,国内操作系统的发展,都是基于Linux内核进行研发的,当然基于Linux内核研发不等于换皮换主题。因为世界上大部分操作系统都是基于Linux和Unix的操作系统,Windows的内核是脱胎于MS-DOS、苹果iOS是来源于Unix。 

image.png

安卓也不是谷歌从0开始写的代码,它基于linux内核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系统,因为开源的Linux只是个内核,内核代码很关键,但只是操作系统很小的部分内容。 

一款桌面版Linux要写驱动程序、资源管理程序,UI实现等,需要有一整套的知识体系框架、编程接口、编程语言等,通过不断的升级与软硬件适配,完成人机交互的重构与优化,形成独有、自主的系统框架。 

如果是基于Linux定制一款操作系统,并在适配软硬件及生态方面做好,那么完全可以称作是国产操作系统。 

但问题的关键是,过去国内基于Linux开源系统的根社区在国外。

根社区指的是从Linux kernel和其他开源组件构建,不依赖上游发行版,有大量的外部个人贡献者与企业参与共建的开源社区,但上游开源社区的“断供”、停服会让下游系统的产品体验与安全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比如CentOS 8 宣布停止维护后,使用者将无法得到官方的系统升级和补丁安装支持,将因此承担一定的安全风险。 

如果国内操作系统依靠CentOS、Ubuntu等厂商控制的发行版而持续发展,意味着主导权依然被掣肘,从Linux内核、其他开源项目、自研项目组件构建国内主导的操作系统开源根社区就很有必要。 

从目前来看,国内根社区的建设也已经在起步了,在未来三五年,伴随着越来越多外部开源专家与用户参与进来,国内开源社区的发展以及操作系统的主导权有望进一步强化。 

整体而言,国产操作系统补短板,发力生态的意图明显,这背后其实与国产PC替代的大风向有关。为了抢占接下来的市场红利,对于国产桌面系统来说,当前都在试图强化自己在软件体验与流畅运行方面的能力,并把握软件生态发展的方向。 

国产操作系统大变局,黄金时代要来了?

事实上,一直以来,业内对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抱持悲观态度,理由无非是操作系统的生态难题无法破局。 

从国内来看,头部桌面操作系统玩家还没有能达到百万级应用数量的。根据亿欧报告,统信操作系统生态适配数量超过53万,麒麟软件是超过44万,麒麟软件副总经理魏立峰曾经立下目标是在2到3年内,让适配的软硬件总量达到百万级。 

image.png

对比微软苹果的生态规模,2018年微软公布的数据显示,仅Windows10就有超过3500万应用数量,支持1600万的硬件/驱动组合。苹果MacOS的应用数量超过350万,目前,国产操作系统市占率低,在于应用生态号召力有所缺乏。 

当然,这也是当前国产操作系统面临的现实困局。但如果从PC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方向来看,也有乐观的一面。 

从今天的桌面PC市场的情况来看,一个变化是,越来越多的纯国产电脑正在诞生,所谓纯国产就是有国产的操作系统与国产的芯片。 

比如说,在今年5月,搭载国产操作系统+国产芯片,核心组件实现100%国产化的宝德自强龙芯台式机PT620L3正式上市开售。 

不久前,一款搭载龙芯中科自研的3A5000处理器的国产电脑也由清华同方推出,显卡是景嘉微JM7201,运行统信UOS操作系统,在核心零部件上也全部采用国产供应链。 

这意味着在自主软硬件层面,国内厂商开始有了成熟的产品。

从操作系统层面来看,国产操作系统阵营逐渐庞大,格局渐成。当前的主流的操作系统包括有中科方德、优麒麟、银河麒麟、COS操作系统,中兴新支点、统信UOS、一铭Linux、思普、普华、华为欧拉OpenEuler、华为鸿蒙等十余款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生态要求要有自己的芯片指令集,它的成功离不开硬件,纵观计算机之历史,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统一芯片与架构支持。 

在国产CPU层面,有龙芯、兆芯、华为鲲鹏、海光、飞腾、申威等芯片玩家。其中分为三类,一类是采用ARM架构,比如华为鲲鹏、飞腾。 

另外一类则是采用X86架构的芯片,这其中有兆芯、海光。海光主攻服务器芯片,而兆芯则个人PC、服务器都有涉及。 

而走自主指令集的芯片玩家是龙芯和申威,龙芯之前采用MIPS架构,后来自研指令集,而申威过去采用Aplha架构,后来也自研指令集,也就是说,目前国内有了两大完全自主的指令集。

当前这六大国产CPU这些距离主流芯片还有距离,整体而言国产PC产品普遍还是依赖国外指令集,但从龙芯到申威,也算有了自主的国产芯片指令集。随着未来几年的发展,逐步替代实现产品从可用到好用,可能也是时间问题。 

由于操作系统与国产CPU都在逐步发展,伴随着国产替代的需求,国产操作系统也将全面从个人PC端,服务器对windows展开替代工作。 

从用户对国产操作系统体验的反馈来看,国产系统软件基本上可以替代轻度办公,但在设计,制图,剪辑等专业软件不如Mac和Windows。这依然需要时间去迭代。 

变化正在发生

尽管如此,但从搭载国产操作系统的PC出货来看,变化正在发生。 

根据业内人士的预测,目前中国PC出货每年有近五千万台,国产操作系统装机量大概有5%,按照每年递增的趋势来看,从国产操作系统装机量从每年1千万到2千万台也就三五年的时间。

在市场推动下,装机体量将越滚越大,在这样一个总体向好、未来可预期的市场前景中,随着市场量级与用户规模的攀升,会让更多的厂商、开发者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参与进来,推动国产操作系统的生态发展。 

此外从创新层面,从国内到国外都在发力操作系统的交互创新、系统兼容与多端融合,一方面是中科方德、统信UOS目前在通过兼容其他系统应用生态的方式来吸纳更多种子用户。 

一方面,在技术层面,越来越多的操作系统包括华为鸿蒙、统信UOS等厂商开始朝向多端融合迈进——从PC、手机、平板多个终端实现联动与融合,多端融合的好处是让终端设备之间更好地实现联动,并进一步丰富操作系统生态。 

其次,我们看到国外微软已经在兼容Android,国内操作系统玩家为了照顾用户体验,也在开始兼容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但总体来说,国产系统兼容其他操作系统当前依然是过渡方案,在体量还没有到达突破的临界点之时,通过兼容其他操作系统来实现用户的破圈与融合。 

随着技术与软件体验的玩法与用户的规模化增长,从兼容多个操作系统到自主操作系统完全主导,可能也是时间问题。

从市场前景来看,当装机量上升,软硬件底层——操作系统+芯片的规模起来,在利益驱动下,大量开发者参与进来,应用生态的爆发也将成为可能。

笔者预测这个时间节点大致在5~10年左右,尤其是伴随着国内开源根社区的发展,大量即懂软件,也懂硬件的计算机行业上下游人员的垂直整合也将变得可能。 

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时间。 

在学术界,曾有个观点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大型机/主机时代,发展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个人计算机时代到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时代,操作系统每过二十年左右会出现一次跨越式发展机遇。 

事实上,围绕机器学习、物联网、AR/VR等未来人机物融合的新技术和新场景推动之下,未来五年、十年可能是国产操作系统的黄金时代。 

从当前VR、AR 等新技术的发展节奏来看,在未来10年,VR与AR将逐步缓慢渗透,也有望助推操作系统向物联网方面的变革。 

而物联网时代,囊括了工业、农业、交通、智能家居非常复杂的应用场景,需要一个更开放、更高效、更创新且更具融合性的操作系统来作为底层基础设施。 

事实上,国内各种跨终端、全场景式操作系统也在不断跟进中,比如华为鸿蒙、欧拉,阿里飞天、龙蜥等国产操作系统也在逐步发展。 

目前鸿蒙操作系统的用户量已经突破了3亿,正在跨过操作系统规模化的临界点,当前谷歌 Fuchsia OS也在感受到压力,并做出了新决定,表示将会从Adreno开源项目(AOSP)中移除了大量关于Funchsia的代码。 

在看到国产操作系统生态不成熟的短板的同时,也要从长期主义角度来看待未来5~10年的确定性方向与机遇,尤其是当前变化正在发生,多给仰望星空的人一些试错的空间与时间,未来破局机会依然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热点微评”(ID:redianweiping),作者:王新喜


来源:转载于:https://36kr.com/p/1894989610652163

回复:

Copyright © 2021 .长沙麦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015126号-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