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热钱带来的副作用
慢,是工业软件特有的标签。
EDA巨头新思科技,已经走过35个发展年头;国产EDA头部企业华大九天,前身是“熊猫系统”,已有超过40年历史。与互联网公司动辄1年10倍的成长速度相比,工业软件企业增速堪比蜗牛。这里的时间以10年为单位,少有财富神话。
但资本素来逐利,少有人愿意等待10年之久,他们只争朝夕。
某知名机构投资人坦言,他们只会投资1-2年内出产品的工业软件公司,绝不会等他们研发超过3年以上。
当慢赛道遇到快资本,矛盾冲突被放大,泡沫的副作用比其他赛道尤甚。
在资本吹捧下,“工业”成了蹭热度的融资词汇。据某业内高管透露,他看到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项目,都在拼命往工业上靠。“做数据分析的,说自己是工业领域的BI,做通讯软件的,要把自己包装成服务工业的BI,但实际根本没有为制造业做任何改造。”
据他透露,一些公司甚者专门开发布会,为“制造业版”的软件产品造势,但当客户买了账号点进去登录,却发现和其原来的通用版本一模一样,只是换了个名字。
更有甚者,直接将西方软件“套了个壳”,功能模块原封不动,只修改名称、版式等外壳,便包装成自己的产品向外融资、兜售。
有团队在拼故事、拼概念包装能力,使得埋头做事的创业者们,也不得不“卷”了起来。
正如北极光创始人黄河曾在《为什么要警惕工业和技术投资的互联网化?甲子光年》中所言,“只会做、不会说”,成了工业与技术类创业公司致命短板。讲好故事,是这些创业者最陌生的事情之一,“有些人甚至不清楚VC和银行的区别,更不用说了解投资条款。在遭遇很会讲故事、很会融资的竞争团队时,这类创业者还没开始正面打仗就输了一筹。”
一些创业多年的老兵,正见证这样的“奇迹”——一些成立不到一年的新公司,在还没有成型产品时,就已完成2轮以上融资。他们不得不面对灵魂拷问:“当你的对手都在融资,你是否也应该向资本索取弹药?”
这对老兵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加速自我迭代与更新,加强与资本打交道的能力。“但是环境就是如此,你要么就适应它,要么就退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反映。
一些劣币驱逐良币的行为已经发生。
黑湖智造创始人周宇翔透露,工厂要推动变革实属不易,“我们的工厂本来就很保守,变革很慢,如果选择了一个f劣币,对工业软件的整个信心就被打击了”。
黑湖遭遇过这样的客户,“被一家软件公司折腾了一年,上线软件后发现实在跑不通,接下来第二年就陷入迷茫,工厂不敢再迈出数字化步伐。直到第三年,他们才出于业务需求,重新找到我们。”
互联网高薪挖墙脚的那一套也被复制到工业软件赛道上。据北极光创始人黄河透露,为了防止团队被一个PPT融资的公司挖走,工业领域的公司不得不融资、发期权,否则就很难再招人、留人。
而工业软件更特殊的点在于,其姓“工业”的特性,决定了人才必须同时具备掌握工业知识的能力和将工业知识软件化的能力。这样的人才培养周期长,数量少之又少,也使得竞争更为激烈。
有投资人表示, 短期之内这么多公司竞争少量的专业人才,为了招人或挖人开出了很高的工资,大幅抬高了企业用人成本。
泡沫、内卷、投机,成为了工业软件另一面的关键词。热资本的“副作用”,会越来越大吗?
4.会怎么演变?
矛盾之下,资本已经出现分歧。
有投资者认为这场融资热才刚刚开始。英诺天使合伙人祝晓成告诉「甲子光年」,“这股热潮再持续3-5年是没问题,工业软件还有很多机会,远远没到成熟状态。”
但有投资人不这么认为。“到现在这个时点,理性的声音越来越多,大家不这么疯狂了”,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说道。
经纬中国投资副总裁王秋告诉「甲子光年」, “工业软件是慢赛道,盲目追高,容易使估值与公司业绩不匹配。”
还有部分投资者,正处在矛盾的状态。一方面,他们注意到了一些存疑之处——很多与芯片有关的项目,资本正一轮一轮地追高,但大家期待的历年翻倍的高增长,至今未被证实。
另一方面,他们又流露出害怕错过机会的情绪,“如果你坚定地相信一个行业,看好它的未来,你还是可以多投一些,至少要上车,才有机会赶上这个机会。”
因为有分歧也就意味着,一些人开始反省、刹车。
在投资人视角里,工业软件“追赶西方”的故事开始变得不那么性感,打出“国产替代”的标签,不再那么打动人心。
某投资过工业软件赛道的机构投资人表示,他们在看项目时会特别关注国产软件与西方差异化的竞争点,“我们不投me too的项目,会关注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他认为,在CAD赛道上,借助AI加速软件计算速度是一个差异化的思路,因为在AI的起跑线上,中西方并没有相差太多。但在工业软件的其他赛道上,弯道超车的逻辑并不成立,他们出手会更谨慎。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张予彤表示,他们偏好技术代际差和世界领先水平不大,但能够以创新的方式重新定义产品的项目。例如,在3D打印这些新兴的工艺侧,中美工业代际差小,新兴设计软件还有创新的机会。
资本市场的种种声音均在表明,工业软件的发展很可能到了局部的转折点——国产替代风口将融资热推向高潮,下一波聚焦,将转移到落地情况上来。
正如当前的AI市场,在被资本吹起来后,所有公司都在拿着锤子找钉子,寻找落地场景。工业软件在讲了一波国产化的故事之后,也必然要考虑应用落地、业绩兑现问题。
“针对老牌工业软件公司,其在军工、航空航天等国产替代的市场有一定先发优势,我们会期待他们逐步渗透这部分市场,同时根据客户反馈不断在软件体验上进行革新”,经纬中国投资副总裁王秋说道。
在著名的技术“炒作周期”曲线上,任何一项新技术,都要经历从过度期望的高峰到泡沫破裂的谷底,才会进入漫长的应用落地探索期,互联网技术如此,AI亦如此。
工业软件并不算一项新兴技术,它在当下“梅开二度”,是对之前失落三十年的“补课”。因此,当这个令人熟悉而陌生的赛道被风口吹起来时,市场尽管狂热,但理性的声音一直存在。这也将使得工业软件很快穿越高峰与谷底,进入更漫长的落地探索时期。
政策、人才、资金、客户这些“弹药”已经准备就绪,一场持久战开始了。
Copyright © 2021 .长沙麦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015126号-2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