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人怎么知道自己挖的是直线?
这个问题在过去或许工人会回你:我靠经验,但在今天,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解答,那就是工业软件。
工业软件
是指将工业产品事先设计的功能与信息技术结合,应用于工业领域提高工业企业研发、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业装备性能的应用软件,通俗地说,工业软件其实就是工业领域的工具,就像Word、 Ps一样的存在。
工业软件大概分为三类:设计类的CAD,就是帮助画图的,比如说造一个建筑,或者画一个零部件,之前都是手工画,现在可以用计算机进行,直接将标准件拖入计算机界面,然后直接组合就好。
仿真类的CAE,在用途上,实际就是帮你测试设计,是不是合适合理,安全有效。比如修路,为了确保现实驾驶的安全,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针对每条弯道的幅度,上下坡的坡度,直线道路的长度等问题,都会通过工业软件,进行仿真演示,确认最终安全参数,然后应用到实际修建中。
最后就是制造类的CAM,因为生产都要靠机器完成,在每个生产环节中,如何让每台机器恰到好处地移动、切割,都需要CAM协助,因为工业制造是按流程进行。
因此,将这一整套操作融合起来,在电子领域就叫EDS ——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在工程领域叫PLM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然而这两项一条龙服务,目前主要是被国外,尤其是美国掌握。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大到国家基建设计,小到一个零部件设计,软件已反客为主,成为了机器的大脑和神经,主宰了机器世界的运行逻辑,那这条中枢神经是如何崭露头角的?
你或许想不到,今天这个为工人带来改变的工业软件,当年却是用来消灭工人的,自上个世纪70年代冷战时期,工业强国 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荷兰 率先发力工业,要知道早期传统工业发展,主要是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工人配合。
因此,这一时期,工人地位随之提高,工会势力不断发起成立,企业主不得不对工会势力低头,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于是,天生具有逐利性资本家,开始思考如何用更少的人力,实现同样甚至更高的效率。
就这样,早期的工业软件,以替代人力的角色出现了。相对于国外带有功利性的工业软件发展历程,我国工业软件起步较晚,更多体现为一种被时代裹挟着前进,过程艰难,但也有它的黄金时代。
1978年,在国内改革开放的带动下,国内很多企业得以拓展视野,开始引进国外工业软件,应用到生产中,也许是尝到了工业软件给实际生产带来的甜头,但更多的可能是认识到自身已经落后太多。
我国开始从单一化引进,向后来抓教育、抓人才、抓自主研发迈进,作为工业软件领域的后发力量,这一期间我国建立了工业软件领域的黄埔军校,开展了国家863计划,落实了第一批22个示范项目,各种软件产品也纷纷亮相世界。
北利玛、南启明两大三小,两大为开思、利玛,三小为金航联、经纬、并捷,一众本土工业软件蓬勃而起,国内仅ERP软件公司就超过1000家,国产工业软件平均市场占有率在25%左右。
可以看出,国内工业软件生存基石,在早期打得还是比较牢靠,但那时内忧与外患的并存,却摧毁了国内工业软件的生存基石,90年代是中国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绝大部分私营企业都是人力密集型、粗放式增长。
这时期的企业老板,并不理解企业信息化水平,所以市场需求看似旺盛,真正买单的却不多,价格要不上去,工业软件的商业化价值就很难实现,研发企业就很难存活。
偏偏这个时候,国外工业软件企业也强势入侵,带来了更大的外患。那个年代,外企凭借在资金和运营经验上的优势,与我国来了一番隐晦的较量,先是从大学与科研机构开始,从源头上垄断市场,外企通过捐赠和赞助,让大学科研教育工作捆绑国外公司知名软件,教授国外软件的操作。
结课时也用它们完成设计,这导致学生从一开始就培养出使用国外现成软件的习惯,以现在常用的画图软件CAD为例子,学校里面老师教的是美国AuotCAD,学生学的是AutoCAD,很多人便认为CAD就是AutoCAD。
要改变习惯,再回头用国产CAD就难了,再是放任盗版抢占市场,当企业把自己的研发、生产捆绑在盗版软件,形成行业标准后,国产软件因为兼容问题,纷纷被用户抛弃,微软在中国扩张时就用了这个思路。
纵容盗版Windows泛滥,利用格式兼容,把所有金山WPS的用户引流到了Office Word上,成为了国产软件行业一大恨事,总而言之,我国的工业软件之路,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自此我国工业软件,变成了改革开放以后少有的,与国外不断拉大差距的工业细分领域,彻底沦为了短板。
以至于今日,工业发展步伐已步入4.0时代,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础性工具,已细分到设计研发、信息管理,生产控制管理、工业嵌入式软件和工业集成平台五大类别,深入航天航空、机械、汽车、消费电子、军工、制药等行业。
但我国作为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却在工业软件方面占比仍相对较低,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底,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 3893 亿美元,其中北美占 38.8%,欧洲占 32.4% 亚太占 23.8%,其他占 5%。
而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为 1678.4 亿人民币,只占全球总量的 6% 左右,并且在这仅有的 6% 全球市场份额中,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市场极小,除了在市场整体占比上,在行业权重方面,我国目前在车辆、航天航空、集成电路等众多门类比较齐全。
但在某些高端行业以及工具层,尤其是cad,cae,plm三大赛道上的参与主体仍比较小,国内众多参与主体没有几何建模引擎的知识产权,基本靠海外授权,并形成对国外软件长期依赖的局面,加之通信协议不开放,大量的基础数据、应用数据,被禁锢在设备本身,难以被采集出来,以至于目前大部分国内制造商培育的工业软件,目前都停留在攻坚数据采集阶段。
“大而不强”是我国当前必须破除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最关键的一招,还是加强科技自立自强,具体到工业软件领域,虽然从当前形势来看,我们落后于欧美等国,但这也正说明我国的后发优势明显。
对外,我国可利用、可借鉴、可引进的人才、技术、经验丰富;对内,国家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促进工业软件深入发展,企业加速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企业数字化覆盖,重点行业加强深度研究,打造垂直领域智能应用。
纵观历史长河,我国无论是追求民族独立,还是追求国家富强的道路上,被时代落下的经历不少,被卡过脖子的次数太多。
但每一次奋起直追,奋力挣脱的力量,却越发强大。
未来,相信当一切阻碍被逐一破解时,突围将只是时间问题!
Copyright © 2021 .长沙麦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015126号-2
联系我们